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理,主要由于伏痰内阻,肺气不利所致,此病有寒、热、虚之别,寒证较多。又哮病久发不已,常致肾阳不振,水泛为痰,或阴虚火升,灼液成痰。冷哮较常见,其症呼吸急促,喉间痰鸣,痰清而稀,胸膈满闷,舌苔白滑,脉象浮紧,治宜温肺散寒、豁痰利窍,费氏鹅梨汤主之。方用杏仁、苏子、蒌仁各9g,半夏9g,橘红4.5g,茯苓9g,梨汁一杯冲入,钟乳石12g,麻黄6g,桑皮9g,当归6g,水煎。按:本方用杏苏、二陈加桑皮降气豁痰,麻黄发表散寒,梨汁甘寒润肺,钟乳石甘温助阳,当归和血。全方以攻邪为主,但攻中寓补,以祛寒为主,但温中有润,配合精妙,宜于寒证。平肝降逆理气豁痰法治喘逆咯痰不顺,舌苔黄腻。方用 : 川贝6g,杏仁9g,半夏9g,化橘红4.5g,竹沥30g,生姜汁10滴,旋覆花6g,紫石英12g,西洋参6g ,蛤蚧尾6g,白蒺藜9g,丝瓜络6g,水煎。此病肺肾双亏,故以西洋参补肺气,蛤蚧纳肾气,又用杏、贝、夏、陈、竹沥、旋覆花、石英等清热豁痰以治标,立方工稳,用于热哮之虚证,有一定功效。 支气管哮喘如何“治标”? 冷哮
(1)临床表现:呼吸急促,喉中有哮鸣声,痰清稀而少,色白呈泡沫状,胸膈满闷如窒,面色晦滞带青,口不渴或渴喜热饮,舌苔白滑,脉象弦紧或弦滑。
(2)基本治法:温肺散寒,豁痰利窍
(3)基本方药:射干麻黄汤加减
麻黄6g,射干6g,生姜3片,细辛3g,紫菀9g ,款冬花9g,五味子3g,半夏9g,大枣5枚。
(4)随症加减:痰多者加橘红9g,白芥子9g,吐痰少而喘甚者加三子养亲汤(苏子9g,白芥子9 g,莱菔子12g)合葶苈子9g;肢冷脉弱者加制附子9g,干姜6g;咽痒打嚏严重者加辛夷9g,苍耳子9g;恶寒鼻塞流涕者加苏叶9g,桂枝9g,川芎9g。
①兼恶寒身痛等表证者可改用小青龙汤(麻黄6g,桂枝9g,细辛3g,干姜3g,五味子3g,白芍9g,半夏9g,甘草6g)以温肺化饮。
②痰多胸闷脘痞纳呆者可用二陈汤(陈皮9g,半夏9g,茯苓9g,甘草6g,乌梅6g)以健脾化痰。
③经过治疗后,表解而喘渐平者可用苏子降气汤(苏子9g,橘红6g,半夏9g,当归9g,前胡9 g,厚朴9g,肉桂6g,炙甘草9g,生姜3片,大枣15g)以化痰顺气。
④发作后,咳嗽痰沫甚多者可用冷哮丸(麻黄,杏仁,细辛,甘草,胆星,半夏,川乌,川椒,白矾,牙皂,紫菀,款冬花,神曲糊丸,生姜汤服,每日6g)以温肺化痰,缓图根治。
热哮
(1)临床表现:呼吸急促,喉中有哮鸣声,胸高,气粗息促,咳呛阵作,痰浊稠黄胶粘,咳吐不利,胸膈满,烦闷不安,面赤口渴,口苦喜饮,身热汗出,舌质红,苔黄腻,脉滑数。
(2)基本治法:宣肺清热,化痰降逆
(3)基本方药:越婢加半夏汤
麻黄6g,石膏15g,生姜3片,半夏9g,甘草3g,大枣5枚。
(4)随症加减:痰多者加胆星9g,瓜蒌9g;发热者加金荞麦9g,板蓝根9g,鱼腥草15g;肺阴已伤,痰热未清者去麻黄加沙参9g,玉竹9g,川贝母6g。
①表解而喘仍不平,痰热留恋于肺,咳嗽痰黄稠者可用定喘汤(麻黄6g,白果9g,桑白皮9g,款冬花9g,半夏9g,苏子9g,黄芩9g,杏仁9g,甘草9g)宣肺清热,化痰平喘。
②哮喘伴腹满大便不通,呼吸气粗,舌红苔黄,脉沉实有力者可攻下平喘,可用厚朴大黄汤(厚朴9g,大黄6g,枳实9g)。
③形气未虚,喘气而痰不得出,但坐不得卧者可用皂荚丸(皂荚,蜜为丸,以枣膏和汤送服),每日6g,以涤痰利窍。
④喘急较缓,正气虚而痰浊未清者可用旋覆代赭汤(旋覆花9g,代赭石15g,人参6g,甘草9 g,半夏9g,生姜3片,大枣9g,以扶正降逆,顺气化痰。
发布于 2008-07-05 22:56:04 IP 属地·中国|湖北省|武汉市
治小儿顽咳效方 3012评论
皮肤病图片大全(1000张之多) 2829评论
医生营生绝活---简方疗便秘 2647评论
新农合受益方排名 2604评论
小儿感冒咳嗽输液特棒的方子(我的临床经验常用方) 2379评论
2011年,新的一年,基层医生网每日红包继续!!! 2368评论
灌肠治愈儿童咳嗽的处方。 1704评论
孕妇牙疼怎么办? 1703评论
看看我治疗的小儿咳嗽处方. 1564评论
搽痔疮肿痛简效方 1551评论